發布時間:2019-10-30 11:20:48
一、氣壓
1.輪胎應按現行國家標準中所規定的“氣壓負荷對應表”的氣壓充氣。
2.輪胎充氣后應檢查各部位是否漏氣,如發現漏氣應及時修理。
3.輪胎在使用中必須保證內壓正常。長時間運行或作業時,應定時檢查輪胎氣壓;長
時間停車時,前后軸必須架起。
4.切勿從熱胎中放氣,否則輪胎將會變得充氣不足。
5.雙胎并裝時,兩胎的充氣壓一致。
6.車輛的備胎應隨時保持可用狀態。
二、正確的充氣
正確的輪胎剖面,胎面可以完全解除路面,提高了牽引力、制動性能和安全性。
三、充氣不足的影響
安全性;降低胎體的耐久性,從而降低翻新的可能性;提高輪胎的滾動阻力,導致燃油經濟型降低;車輛的行駛行為
四、充氣過度的影響
降低輪胎壽命,尤其是驅動輪上的輪胎壽命;胎冠容易沖擊爆破;舒適度;抓地力;胎體耐久性和翻新的可能性
五、負荷
1.輪胎載荷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中規定的負荷,嚴禁超載。
2.嚴重超載會引起輪胎胎面異常磨損、肩空、趾口爆破等。
3.層級高、負荷大的輪胎不宜高速行駛。
4.車輛裝載貨物應分布均勻,避免不平衡的負荷。
六、使用技巧
1.新輪胎在使用時也有一段磨合期,一般在200公里左右。
2.輪胎高速行駛后氣壓升高不得放氣。
3.避免突然啟動、急剎車、急轉彎等。
4.杜絕超速、超載行駛。
5.對于較差路面,盡量避免輪胎受到劇烈的沖擊。
6.遇到彎道減速慢行。
7.行駛中保持適合的車距。
8.經常進行輪胎的檢查、保養、換位、修補等工作。
9.輪胎磨損到磨耗標記出必須予以更換。
10.翻新后的輪胎禁止裝在前輪使用。
11.在高速行駛一段時間(一般1-2小時),應當休息15-20分鐘并檢查輪胎。
12.在特殊天氣或環境下(如雨天、霧天、雪地、泥地、小路等)應減速小心行駛。
七、換位
一般前輪受剎車裝置的影響,易產生偏磨。后輪則因為負荷重,尤其是其為驅動輪,其磨耗程度更甚。輪胎的及時換位也可及早發現車輛在傾角等方面的問題。
八、車輛的保養
很多輪胎問題都源自車輛的機械條件。因此,為了獲得最佳的輪胎性能,還需要正確的進行車輛維護。
九、車輪定位
車輪定位不僅需要調整轉向軸的不同角度,還要調整車輛上所有車軸的行駛軌跡。正確的車輪定位有兩個目的:減少輪胎磨損并增加車輛操控的可預測性。
十、車輪束角
車輪前束通常是影響轉向軸輪胎磨損的最關鍵原因。將車輛前束設定為某個特定的數值,將可以讓輪胎在正常情況下直線行駛。前束過大導致由外到內輪胎摩擦加大,后束過大則會導致由內到外輪胎摩擦加大。
十一、外傾角
外傾角是車輪與垂直向內或外傾斜的角度。
1.當車輪上部向外傾斜時,外傾角為正。
2.當車輪上部向內傾斜時,外傾角為負。
3.過大的正外傾角可能導致輪胎胎面外側的平滑磨損。
4.過大的負外傾角可能導致輪胎胎面內側的磨損。
5.負外傾角還可能導致雙胎或單胎拖車軸輪胎的內側胎肩磨損。
十二、后傾角
正后傾角是從側面觀察時,立軸頂部向后傾角的角度。負后傾角是從側面觀察時立軸頂部向前傾斜的角度。后傾角的意義是在后輪輪胎上提供個自我定位的力,當車輛直線行駛中制動,自由旋轉和引擎開啟時,保持車身穩定。后傾角不足將降低穩定性并跑偏。后傾角過大則將加大轉向力,導致車輛晃動。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輪胎磨損。